辽宁在支援三线建设中的重任
——《新华文摘》2019年11月5日(第21期)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三线建设不仅仅是国家层面上工业布局的大调整,也是个人层面上牵动着千万个中国家庭的大变动。在大三线建设中,辽宁支援力度之大,涉及行业之广,搬迁设备、援建人员之多,持续时间之长,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处于前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为中心的辽宁工业布局初见端倪,在支援大三线建设中,根据国家倡导的“好人好马上三线”原则,辽宁将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城市中工业实力雄厚的企业的优秀干部、技术骨干和先进设备陆续派遣、迁往四川、贵州、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具体做法一是“建”,二是“迁”,即到内地建立新厂或把辽宁一些企业的部分设备和人员迁到内地。援建的行业广泛,涉及辽宁的军工、钢铁、机械、化工、电力、医药等多个重要行业,对内地经济建设和工业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至1965年,辽宁地区迁往内地和正在迁往内地的企业及技术支援项目共140 个,调出约8万人左右。”
辽宁支援三线建设的企业大多是当时实力最强的企业,设备基本都是最新技术成果。如沈阳低压开关厂抽调了500余人和130台优质设备去甘肃天水,建成了长城控制电器厂。1970年,该厂调79台设备和50名职工支援河南开关厂。之后又派出大量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支援河南鹤壁、四川德阳及西安、新疆等地的开关厂建设。
大连、抚顺在机械、钢铁、矿业、石油、医药等方面援建了大量设备和人员到四川、青海、贵州、宁夏、甘肃、陕西等地,解决了当地工业产品短缺的问题,提升了当地的工业水平,特别是对当地日后的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大连机车车辆厂制造柴油机配件车间和生产罐车车间员工3000人分别迁往四川广元和青海西宁,建成了广元柴油机配件厂,使青海西宁能年产罐车2000台。抚顺铝厂的3台矽铁电炉及员工 500 人和纯硅车间的员工80人分别迁往甘肃兰州和贵州都匀,建成了兰州河口铁合金厂和贵州纯硅厂。此外,为配合三线建设整体战略部署,辽宁将大连医学院的1200名学生、400名教职工和教学设备及附属医院的部分人员、医疗设备迁往贵州。沈阳东北制药六厂的麻醉药品车间迁往宁夏中卫县,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利用当地一个废弃的铁厂作为厂址进行药品生产。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在支援三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遵照中央“既出钢材,又出人才”的指示,鞍钢不仅为自身发展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还先后为国家有关部门、大中型企业及科研设计部门输送了大批科技人才。中央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后,鞍钢掀起了支援三线建设的热潮。1965年4月,鞍钢建设公司组成了第三冶金建设公司,援建甘肃酒泉钢铁公司。同年,鞍钢调出技术骨干14349人,支援包头钢铁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武汉钢铁公司的生产建设。196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由辽宁省和鞍山钢铁公司包建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和贵州水城钢铁厂,此后,鞍山钢铁公司累计调往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领导干部及技术骨干6799人,调往贵州水城钢铁厂2522人,有力支援了攀枝花钢铁公司和贵州水城钢铁厂的建设和生产。
与此同时,辽宁还援建了一批军工企业,较为著名的是四一〇厂。四一〇厂是航空工业部的大型骨干企业,被列为“一五”计划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中央做出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后,四一〇厂先后对内地两个航空工业基地实行包建、包迁、包投产,从设备、技术和管理上给予全面支援。从1958年到1976年,四一〇厂先后支援内地大、小三线厂各类人员8880人,机床设备118台,工模具12598套(件)。辽宁援建的军工企业还有五二三厂、三七五厂、七二四厂、一一九厂等。
作者:黄巍(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