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自然灾害频仍。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并没有解决自然灾害的泛滥问题。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洪灾、旱灾、火灾、疾病、瘟疫……这些仍然是人类幸福生活的大敌。特别是突发性疾病的流行,更使人们手足无措。
在2003年非典肺炎SARS疫情和甲型H5N1流感(“禽流感”)疫情爆发和得到控制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各成员国意识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口流动速度前所未有,公共卫生安全不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自己的事情,已经成为需要全球协作解决的问题。在这次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前,世界卫生组织自2009年以来,共宣布过5次的“国际突发卫生事件”(PHEIC),第一次是2009年H1N1流感病毒疫情,第二次是2014年野生型脊髓灰质炎病毒疫情,第三次是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第四次是2016年巴西寨卡病毒疫情,第五次是2018年刚果(金)埃博拉疫情。
上述病毒带来的传染性疾病隔几年一爆发,地球上谁都不是旁观者。特别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我们“送”走了“瘟神”,赶走了天花、麻风、霍乱后,传染病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17年前“非典”爆发突然,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蔓延,来势凶猛,影响大,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危害严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已超出一般灾害,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场疫情危机,对于武汉和全国各地,都是全方位的应变能力的大检阅,对领导干部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特别是决断力提出新的挑战。
怎样理解决断力?决断力是人们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分析、判断及处理的能力。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应该具有高超的决断力。之所以“高超”,一是判断准确,基于实际情况,分析事物发展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判断事物发展趋势;二是快速反应,决策迅速,敢于拍板,沉着应对,稳住阵脚,不瞻前顾后,不忧犹寡断;三是勇于负责,有勇气去承担决断后的结果,办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而非唯上唯书,循规蹈矩,固步自封。决断力是一个领导干部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领导干部决断力对处置应急事件特别是疫情危机的效果十分重要。“疫情就是命令”。当前,正是抗疫斗争发展的关键时期。除了湖北省,全国各地区疫情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那么疫情是否到了拐点?随着企事业单位陆续复工,大量人员流动又将呈现,怎样严防严控筑牢疫情“防火墙”?怎样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让企业安全科学复工复产,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怎样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制定“有震撼力的举措”,缓解企业压力,让企业“轻装上阵”?这些问题都需要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分析研判,做好科学部署,果断做出决策。一句话,要在抗疫斗争中提高领导干部的决断力。
在抗疫斗争中提高领导干部的决断力,就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严峻性,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抗疫斗争中提高领导干部的决断力,就要树立大局意识,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准确把握疫情发展的趋势,坚持防大疫、抗反复、长期作战的思想,沉着应对,超前施策。
在抗疫斗争中提高领导干部的决断力,就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调查了解情况,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各种预案胸有成竹,心中有数。真正沉下去,摸实情,了解第一线百姓所想、所急、所盼、所感,真正急患者、医务人员、居民所急,摒弃一切空话、套话,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在抗疫斗争中提高领导干部的决断力,就要快速应变,果断决断,沉着应对,稳住阵脚。阻断疫情蔓延,要非常时期采取非常举措,改变贯彻思维,宁可把问题估计得严重一些,也不能掉以轻心;宁可把应对措施采取得过头一些,也不能出现疏漏;宁可把工作做得超前一些,也不能贻误战机。
在抗疫斗争中提高领导干部的决断力,就要认清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把疫情就是命令落到实处,将中央的决策部署与自身职责职能结合起来,切实增强疫情防控的责任感紧迫感,完善防控方案,积极履职尽责,强化应急值守,科学调度指挥,始终合力奋战在疫情防控前线。
(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